查看原文
其他

传承五四精神 ·绽放战疫青春丨撑起留守娃的成长路,致敬“童伴妈妈”于青!


达州新青年

您身边触手可及的朋友圈

 

2020年春节
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汹涌而至
疫情期间,有这么一群人
帮助有需要的留守儿童购买生活物资
通过电话访问、微信群等方式
了解留守儿童及在家监护人每日健康状况

本期的主人公就是来自
旭坡村的“童伴妈妈”
于青

 

旭坡村来了个“童伴妈妈”


暮来朝去,寒暑易节,四年多的时间里,她每天都奔走在乡间小路上,围着孩子们转。她的孩子可真不少,足足有153个。她,就是达州市通川区蒲家镇旭坡村的“童伴妈妈”——于青。


2015年,共青团四川省委“童伴计划”项目推广到蒲家镇旭坡村。旭坡村户籍人口有2580人,八成家庭是在外务工家庭,光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儿童就有153人。由于自己本来就是村幼儿园的义工老师,一直热心儿童关爱工作,已是两个孩子妈的于青挺身而出,决定报名做全村153名留守儿童的“童伴妈妈”。经过一系列面试和培训,2016年,于青正式成为了孩子们口中的“于妈妈”。


 

“能帮到‘童伴之家’的孩子们,就是我最高兴的事”


在于青的耐心引导和陪伴下,旭坡村一些原本沉默、内向的孩子变得活泼、开朗,愿意和她倾诉心事。铭铭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,父母离婚后,父亲长期在外打工,铭铭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。按照于青的说法,铭铭以前“满身都是刺,三天两头要打架。”



刚和于青接触的时,铭铭看见她就躲。每当于青家访时,铭铭总是避而不见,但于青没有放弃,每一次家访,于青总会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、零食、书籍。得知铭铭对武术感兴趣,于青便“任命”铭铭为“童伴之家”的“体育委员”,让他把从电视学来的招式教给大家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一次次的走访中,于妈妈与铭铭不断磨合,慢慢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,从开始的排斥、冷漠,变成了真心、热情的接纳。这个陌生的“妈妈”,用自己的真诚和坚持走进了铭铭的心里。



四年间,她把自己当作留守儿童们的亲生妈妈,有个孩子的初中老师甚至一直不认识孩子的其他亲人,只知道有一个对她好的“于妈妈”。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,她还协调解决未上户儿童户籍问题,联系社会资源帮扶留守困境儿童,针对心理亚健康状态儿童进行心理干预。 


“童伴妈妈”战疫情


2020年伊始,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扩散,1月26日下午,于青接到区项目办通知:因疫情原因,春节期间“童伴之家”活动一律暂停!于青最先想到的还是她的孩子们,疫情期间,她每天都通过打电话、视频通话等方式,嘱咐孩子们注意安全,预防疫情。在“童伴之家”家长群,于青定期向家长宣传防疫信息,并嘱咐仍住村里的36个留守儿童的家长每天向群里报平安。




于青不仅是留守儿童的守护者,更是全体村民的“防疫员”。疫情期间,于青便积极参与到村委会组织的防疫工作中。天一亮,她就拿着体温枪在卡点处,对来往的陌生车辆及人员进行排查,对聚集在村口打牌的人员进行劝返。


形势好转后,为了解留守儿童的近况,于青不分日夜逐个走访慰问村里的36个留守儿童,为他们带去学习用具,嘱咐孩子们疫情防控注意事项。



期间,她还是孩子们的“网课调试员”。在学校“停课不停学”的号召下,孩子们开始了在家利用互联网上课的生活,而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因为年龄较小,在家的爷爷奶奶又不懂操作,常常无法正常使用网课软件。每当孩子上网课出现问题时,爷爷奶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打电话给“于妈妈”求助……



 在达州,像于青这样的“童伴妈妈”还有很多

她们舍小家、顾大家

不惧危难,勇敢逆行

全身心投入到关爱留守儿童中

诠释了“童伴妈妈”的责任和担当

初心如炬,照彻一生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